復合微生態制劑對哺乳母豬生產性能和乳成分的影響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哺乳母豬乳成分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卓立應,好實沃生物)
摘要:選取體況基本一致,第2胎次和預產期接近的健康 PIC母豬 20 頭,隨機分配到 2個處理組中,每個處理 10個重復,每個重復 1頭豬。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基礎上添加200克/噸復合微生態制劑。試驗結果表明,在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與對照組相比,微生態制劑組分別顯著提高母豬哺乳第1天、第14天乳蛋白含量6.10%、6.14%;分別顯著提高母豬乳哺乳第1天、第14天乳脂率11.19%、10.48%;顯著提高母豬哺乳第1天乳糖含量10.60%;顯著提高母豬哺乳第1天、第14天乳中總固形物含量7.35%、11.22%。與對照組相比,微生態制劑組分別顯著提高仔豬初生重、仔豬斷奶均重、仔豬日增重3.65%、7.04%、7.89%;分別顯著降低仔豬腹瀉率、死淘率43.19%、43.01%;微生態制劑組顯著提高母豬采食量3.39%,微生態制劑組母豬發情間隔顯著降低,母豬失重顯著降低。
關鍵詞:哺乳母豬;復合微生態;乳成分;生產性能
泌乳母豬是通過泌乳量和其他繁殖性能來影響全群生產力的[1]。在生產實踐中,哺乳母豬常常因采食量低、無奶、少奶造成仔豬死亡、乳源性腹瀉率高、生長發育不良,進而造成母豬使用壽命短、淘汰率高,仔豬活力低、易腹瀉等很多問題,哺乳母豬的健康狀況、產乳力和乳品質對仔豬生長發育、斷奶體重和仔豬抗病力等都有重大影響,提高哺乳母豬健康水平和泌乳力是提高乳仔豬生產性能的關鍵。為了提高母豬終身的繁殖性能,防止便秘,減少仔豬生長慢,免疫力低等問題,盡量減少抗生素的用量,選用微生態制劑等無殘留、無毒副作用的綠色飼料添加劑來解決母豬便秘、采食量不足,所產仔豬易腹瀉,生長慢的問題。目前,微生態制劑仔豬上已有大量的報道,在母豬上的報道還較少,本試驗以哺乳母豬為試驗對象,研究復合微生態制劑對哺乳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為復合微生態制劑在哺乳母豬上的應用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乳仔豬專用微生態制劑Z800-200由北京好實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制并提供。乳仔豬專用微生態制劑Z800-200主要成分為耐高溫包被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有效活菌數≥200億CFU/克。
1.2 試驗動物
選取體況基本一致,第2胎次和預產期接近的健康 PIC母豬 20 頭,隨機分配到 2個處理組中,每個處理 10個重復,每個重復 1頭豬。試驗從2012年3月5日-4月23日,于母豬妊娠90天至仔豬25日齡斷奶時結束。
1.3 試驗日糧
飼糧營養水平參考 NRC (1998) 泌乳母豬營養需要進行配制,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見表1,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基礎上添加200克/噸微生態制劑。
表1 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
原料 |
配比/% |
營養水平 |
含量 |
玉米(8%) |
63.74 |
代謝能/MJ/KG |
3.30 |
去皮豆粕(46%) |
13.00 |
粗蛋白/% |
17.51 |
發酵豆粕 |
7.00 |
賴氨酸/% |
0.93 |
小麥麩(16.5%) |
10.00 |
鈣/% |
0.77 |
進口魚粉(66.5%) |
2.00 |
總磷/% |
0.62 |
植物油 |
1.50 |
|
|
石粉 |
0.90 |
|
|
磷酸氫鈣 |
1.00 |
|
|
食鹽 |
0.45 |
|
|
微量元素 |
0.10 |
|
|
種豬多維 |
0.04 |
|
|
氯化膽堿 |
0.10 |
|
|
賴氨酸 |
0.10 |
|
|
蛋氨酸 |
0.05 |
|
|
植酸酶 |
0.02 |
|
|
1.4飼養管理
母豬于預產期前3d 轉入分娩舍,均飼養于同一分娩舍。分娩舍為高床、漏縫式地板,圈舍通風良好,舍內保持清潔干燥, 溫度保持在16~24℃,仔豬采用保溫箱保暖。分娩當天 (記為試驗第0 天) 不喂料,分娩后按處理飼給相應的試驗料。分娩后前3d均采用限制飼養,第1天飼喂 2.0 kg/d ,第2、3天每日增加 0.5 kg,第 4天開始自由采食,日喂3 次,自由飲水,仔豬10日齡開始補料,其他飼養管理和免疫程序均按規?;i場標準統一進行。
1.5 測定指標及方法
1.5.1 哺乳仔豬生產性能
分娩后立即稱量仔豬初生個體重,計算初生頭均重。試驗結束稱量每窩仔豬個體重,記錄每窩仔豬數,計算頭均重,并計算仔豬平均日增重(ADG)。
1.5.2 母豬采食量
記錄母豬每天的投料量和剩余料量,計算試驗全期(母豬妊娠90天至仔豬25日齡斷奶)母豬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
1.5.3 斷奶后的發情間隔
斷奶后母豬轉入配種舍,以同一操作熟練的技術員觀察母豬的發情情況,確定母豬發情是以人工觀察和公豬試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每天觀察 2 次( 09:00和17:00),記錄母豬斷奶后至再發情的間隔天數。
1.5.4 乳樣的采集與分析
在分娩后第1天和第14天每個組隨機選取5頭母豬分別從前、中、后3個 部位的乳頭采集乳樣,每頭豬采集30 mL左右。第14天采樣前在母豬耳緣靜脈注射10 IU 催產素,注射后立即用手擠的方法收集乳樣。乳樣采集后置于-20℃ 冰箱冷凍保存。采用紅外線乳成分分析儀測定乳脂、乳蛋白、乳糖、總固形物的含量。
1.6數據處理
試驗結果采用SPSS12.0單因素方差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
2.1 微生態制劑對哺乳母豬乳常規成分的影響
由表2可見,在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與對照組相比,微生態制劑組分別顯著提高母豬哺乳第1天、第14天乳蛋白含量6.10%、6.14%;分別顯著提高母豬乳哺乳第1天、第14天乳脂率11.19%、10.48%;顯著提高母豬哺乳第1天乳糖含量10.60%;顯著提高母豬哺乳第1天、第14天乳中總固形物含量7.35%、11.22%。
表2 微生態制劑對哺乳母豬乳常規成分的影響
乳常規成分 |
第1天 |
第14天 |
||
對照組 |
微生態組 |
對照組 |
微生態組 |
|
乳蛋白 |
9.83±0.05a |
10.43±0.04b |
4.07±0.08a |
4.32±0.05b |
乳脂 |
5.54±0.09a |
6.16±0.18b |
5.82±0.12a |
6.43±0.07b |
乳糖 |
4.15±0.28a |
4.59±0.51b |
5.01±0.73a |
5.12±0.45a |
總固形物 |
19.33±0.73a |
20.75±1.14b |
13.82±0.55a |
15.37±1.27b |
2.2 微生態制劑對母豬及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見,在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與對照組相比,微生態制劑組分別顯著提高仔豬初生重、仔豬斷奶均重、仔豬日增重3.65%、7.04%、7.89%;分別顯著降低仔豬腹瀉率、死淘率43.19%、43.01%;微生態制劑組顯著提高母豬采食量3.39%,微生態制劑組母豬發情間隔顯著降低,母豬失重顯著降低。
表3 微生態制劑對母豬及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測定指標 |
對照組 |
微生態組 |
母豬數量 |
10 |
10 |
出生窩仔數(頭) |
11.13±1.60a |
11.02±1.37a |
斷奶活仔數(頭) |
9.95±0.87a |
9.90±0.68a |
仔豬初生均重(kg/頭) |
1.37±0.29a |
1.42±0.25b |
仔豬斷奶均重(kg/頭) |
6.68±0.86a |
7.15±1.67b |
仔豬日增重(g/天) |
212.41±36.22a |
229.16±61.58b |
仔豬腹瀉率(%) |
8.15±0.54b |
4.63±0.48a |
仔豬死淘率(%) |
5.72±0.61b |
3.26±0.33a |
母豬采食量(kg/頭·天) |
4.13±0.35a |
4.27±0.12b |
發情間隔(天) |
7.25±1.27b |
6.63±0.94a |
哺乳失重(kg) |
20.37±2.11b |
18.30±3.58a |
3 結論
微生態制劑在母豬上的應用已有一些報道[2],劉超良等[3]在哺乳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仔豬斷奶成活率顯著提高,腹瀉率顯著降低,母豬斷奶后發情間隔明顯縮短。葉潤全等[4]于母豬產后陰道子宮內輸入新型的微生態制劑宮康素,結果表明在控制產道炎、子宮內膜炎和減少母豬復發情等方面試驗組顯著或極顯著地優于對照組,且受胎率、胎產仔總數、胎產活仔數等繁殖指標也有所提高。寧國信等[5]在哺乳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后,仔豬斷奶窩重顯著增加,仔豬腹瀉率顯著降低?;糗姷?/span>[6]在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試驗組母豬窩均產仔數,窩均產活仔數分別比對照組高9.07%、16.5%,試驗組仔豬初生平均體重,斷奶仔豬平均體重分別比對照高8.63%、7.55%,試驗組母豬死胎率,哺乳仔豬死亡率均顯著降低。李秋艷等[7]在瘦肉型繁殖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進行1個繁殖周期(懷孕到仔豬斷奶)135d的對比飼養試驗,試驗組窩均產仔數11.10頭,窩均產活仔數10.50頭,分別比對照提高12.61%和10.48%;仔豬初生窩重15.523kg,平均個體重1.511kg,分別比對照提高17.48%和5.76%;仔豬平均斷奶窩重,平均斷奶個體重分別比對照提高32.89%和16.90%。本試驗在哺乳母豬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能夠顯著提高母豬和仔豬的生產性能和抗病力,與以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本試驗在哺乳母豬日糧中添加以乳酸菌為基礎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后,乳酸菌通過占位、產生乳酸、細菌素、過氧化氫等抑菌物質來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能夠通過耗氧作用協同乳酸菌抑制腸道中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生長繁殖,微生態制劑在生長代謝過程中還能夠產生氨基酸、維生素、未知生產因子等多種營養物質和多種消化酶類,能夠補充動物養分,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母豬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母豬產奶量和促進母豬產后恢復。
參考文獻:
[1]李德發.豬的營養[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祝鑌.適于母豬使用的微生態制劑研究進展[J].豬業科學,2010,9:32-34.
[3]劉超良,羅溪,羅興剛.牧哥益佰對母豬生產性能的效果觀察[J].養豬,2011,6:40.
[4]葉潤全,顧萬軍,呂敏芝.微生態制劑一宮康素預防控制母豬產后產道炎癥及提高母豬繁 殖性能臨床試驗初報[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3,4:8-10.
[5]寧國信,黃金華.普利菌提高杜洛克母豬泌乳性能的效果觀察[J].廣西畜牧獸醫,2007,2 3(6):255-256.
[6]霍軍,宋予震,董青,等.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對繁殖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2):220-222.
[7]李秋艷,夏先林,黃偉.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對瘦肉型繁殖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8):145-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