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類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摘要:本試驗旨在研究乳酸菌類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生長性能和腹瀉率的影響。采用單因子試驗,選取40只、42日齡斷奶獺兔隨機平均分成2組,每組2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在基礎日糧基礎上添加200克/噸皮毛動物用微生態制劑。試驗結果表明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21天后,復合微生態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增重16.18%(P<0.05);與對照組相比,復合微生態組顯著提高腸道中乳酸菌數(P<0.05),顯著降低腸道中大腸桿菌數(P<0.05);與對照組相比,復合微生態組腹瀉率顯著降低37.5%,死亡率顯著降低40%。本試驗表明在獺兔日糧中添加乳酸菌類微生態制劑能夠顯著提高獺兔生長性能,顯著降低腹瀉率和死淘率。
關鍵詞:獺兔;乳酸菌類微生態制劑;生長性能;腹瀉率;死亡率
家兔流行性腹脹病,俗稱脹肚、大肚子病、臌脹病,是以家兔胃腸脹氣為表現特征的流行性疾病[1]。該病主要危害斷奶至3月齡幼兔,發病率高,抗生素藥物治愈效果不明顯,死亡率高。仔兔斷奶后,自身消化機能發育還不完善,加之斷奶后營養、環境應激,胃腸道損傷,腸道蠕動速度減慢,飼料中營養物質在腸道中滯留,引起大腸桿菌等病原菌的大量繁殖,產生腹瀉、腹脹等癥狀,影響斷奶仔兔生產。在飼料中或飲水中添加抗生素后,能夠抑制腸道有害菌,但同時也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長,造成胃腸道菌群紊亂,抗生素的長期使用還會增加動物的耐藥性。微生態制劑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以其無污染、無殘留、安全可靠、不產生抗藥性等優點,調節腸道菌群和提高生產性能效果明顯,得到人們的重視和利用,并逐漸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及材料
1.1.1 試驗動物及分組
采用單因子試驗,選取40只、42日齡斷奶獺兔隨機平均分成2組,每組2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
1.1.2 微生態制劑
皮毛動物用微生態制劑P511-200由好實沃生物研制并提供,主要成分為穩定化乳酸菌(糞腸球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及其代謝產物,有效活菌含量≥200億CFU/克。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前對獺兔進行常規免疫。試驗各組采用統一的飼養管理,由同一人飼養,1d投喂 2 次,投食量以兔充分吃飽而不留料為準,自由飲水。其他飼養管理一切按照兔場規定執行。試驗在山東臨沂某獺兔養殖場進行,試驗時間2019年5月5日-5月25日。
1.2.2 試驗日糧
試驗日糧為顆粒料,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添加200克/噸皮毛動物用微生態制劑P511-200產品。
1.3 測定指標
1.3.1 生產性能
試驗共進行21d,在試驗開始和結束時以個體為單位對所有試驗兔進行空 腹稱重;試驗過程中以個體為單位記錄采食量以及仔兔腹瀉、死亡和淘汰情況, 發生死淘仔兔,及時結束喂料并稱重,計算獺兔增重、腹瀉率和死亡率。
1.3.2 腸道菌群
試驗結束后分別稱取各組兔新鮮糞便1g 溶于9 mL生理鹽水中,充分溶解,采用平板菌落計數法進行細菌計數,測定腸道內容物中大腸桿菌及乳酸菌的數量。
1.4數據處理
試驗結果采用SPSS12.0單因素方差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
2.結果
2.1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增重的影響
由表1可見,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21天后,復合微生態組較對照組增重顯著提高了16.18%。表明微生態制劑能夠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促進生長。
表1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增重的影響
項目 |
初重/g/只 |
末重/g/只 |
增重/g/只 |
對照組 |
856.75±42.47 |
1315.35±75.14 |
458.60±37.35 |
復合微生態組 |
854.82±28.62 |
1387.65±59.33 |
532.83±23.65 |
2.2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腸道菌群的影響
由表2可見,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后,復合微生態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腸道中乳酸菌的數量,顯著降低腸道中大腸桿菌數。
表2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腸道菌群的影響
項目 |
乳酸菌(×106cfu/g) |
大腸桿菌(×106cfu/g) |
對照組 |
3.64±0.22 |
6.92±0.36 |
復合微生態組 |
5.22±0.28b |
5.76±0.17a |
2.3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腹瀉和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3可見,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后,腹瀉和死亡率顯著減少,與對照組相比,復合微生態組腹瀉率顯著降低37.5%,死亡率顯著降低40%。
表3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斷奶獺兔腹瀉率和成活率的影響
項目 |
腹瀉只數 |
死亡只數 |
腹瀉率/% |
死亡率/% |
對照組 |
8 |
5 |
40% |
25% |
復合微生態組 |
5 |
3 |
25% |
15% |
3 結論
目前,微生態制劑在畜禽上已有大量的研究報道[2,3],但在兔上的研究報道還較少。廖清華等[4]在新西蘭肉兔日糧中添加0.1%,0.2%和 0.3%的復合益生菌均能顯著提高肉兔的日采食量、日增重以及降低料重比(P<0.05),并顯著降低了肉兔的腹瀉率和死亡率(P<0.05)。張麟等[5]給新西蘭仔兔飼喂乳酸菌液能顯著提高仔兔的生長性能,在30~40日齡、40~70日齡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斷奶前后乳酸菌液組乳酸菌的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大腸桿菌數量差異不顯著。王志恒[6]在獺兔日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顯著提高日增重(P<0.05),降低料肉比(P<0.05),能夠提高飼料中各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本試驗在獺兔日糧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21天后,復合微生態組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增重16.18%;與對照組相比,復合微生態組顯著提高腸道中乳酸菌數,顯著降低腸道中大腸桿菌數,腹瀉率和死亡率顯著降低,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斷奶獺兔飼料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顯著提高獺兔增重,試驗期間,復合微生態組獺兔腹瀉率、死亡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表明復合微生態制劑能夠抑制胃腸道病原菌,提高抗病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長期的消化不良會導致飼料在盲腸過多積蓄,引起有害菌的大量繁殖,破壞腸道菌群平衡,產生大量的氣體,導致兔子的腹脹腹瀉,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以乳酸菌為基礎的復合微生態制劑通過占位、耗氧、產酸、產細菌素等有益的代謝產物可有效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繁殖,增加腸道乳酸菌的增殖,提高腸道健康水平,提高飼料消化率,從而顯著降低脹氣、腹瀉的發生率。
乳酸菌制劑還能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統,提高動物自身抗病力,獺兔機體健壯,免疫力增強,提高幼兔的成活率。飼喂微生態制劑還可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生長,減少腐敗物質產生,降低糞便中氨和硫化氫含量,改善畜舍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文興,趙明義,劉書印,等.家兔流行性腹脹病的防治[J].經濟動物.2011,10:104-105.
[2]黃興國,楊承劍,王 超,等.微生態制劑對豬生產性能及糞中微生物的影響[J].家畜生態學報,2009,30(2):67-71.
[3]范艷平,田樹清,王懷蓬,等.益生素的作用機理及其在畜牧業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飼料添加劑,2008,5:4-6.
[4]廖清華,陳紅.益生菌對肉兔生長性能影響的研究[J].當代畜牧.2014,36:92-93.
[5]張麟,孔德順.乳酸菌液對斷奶兔生產性能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貴州畜牧獸醫,2015,39(1):1-2.
[6]王志恒.微生態制劑及納米活化水在獺兔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聚焦產品品質,聚焦客戶價值
COPYRIGHT © 2018 北京好實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關于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新聞中心
產品中心
技術支持
人力資源
合作共贏
江西科技園
學習交流
掃一掃,關注我們